日期:2020.01.06
作者:黃揚名  

歲末年終很適合做盤點,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熟齡產業的發展。醫療照護相關類的產業,應該是發展最好的,畢竟是所謂的鋼需,而且也已經部分跳脫健保體系了,民眾對於不少手術的自費額,接受度很高,也願意花多一點的費用,來獲得他們覺得更好的醫療產品或服務。

撇開醫療之外,跟食物有關係的產業,受到近幾年食安因素的影響,也開始在台北市蛋黃區開始發酵,有機、有產銷履歷的食品專賣店,一間一間開。保健食品,像是滴雞精,也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食補從傳統的自己料理,到業者冷凍、小包裝出貨,或是常溫出貨都可以選擇。

這一片看起來蓬勃的發展,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一種虛幻的假象呢?根據新加坡社會企業Ageing Asia的預估,台灣的熟齡相關產業,年度產值應該有670億。但又多少是還可以開發的市場呢?

賺熟齡族的錢,不該讓你有罪惡感

很多跨足熟齡產業的業者都會說,如果是想要賺錢,就不會踏進來了。這樣的說法一方面令人敬佩,另一方面又讓人擔憂。為什麼熟齡產業就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如果不是用騙、用搶的,讓使用者付費,有甚麼錯嗎?

更何況,在全世界多數的角落,戰後嬰兒潮世代,也就是現在剛踏入熟齡的族群,是最富有的一個世代。為他們提供好的產品,收取合理的費用,到底有甚麼不公不義?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多業者自己的定位不明,不願意把自己定義為商業公司,很怕這樣就會嚇跑消費者。其實不僅是熟齡產業,任何產業只要牽扯上了公益、社會福利、非營利,就等同幫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原因很簡單,因為民眾就會覺得,反正你們在做好事,你們不能賺錢,所以我不應該要付錢買你們的產品或服務。

就像不少縣市政府,用預算來補貼老年人裝假牙、配老花眼鏡,看起來是德政,實際上卻是害了這個市場。若民眾都養成要等政府補助的心態,那麼誰會花錢去裝假牙或是配老花眼鏡?生活輔具也有同樣的困境,政府會補貼某些類型的輔具,於是民眾就會選擇那些有補助的,即使這些輔助可能不是最符合自己需求的。

圖片來源:取自『我的新北市』臉書

 

這一年來,陸續看到政府透過預算,補貼一些商業營運的公司,著實也是五味雜陳。一方面當然為這些業者感到高興,因為他們又獲得資金挹注,讓他們可以繼續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會擔心如果因為拿了政府的補助,結果不能對消費者進行健全的使用者付費。那麼,哪一天政策改變、政府的預算刪減,那他們的服務要何去何從?

讓消費者付錢,換來合理的產品或服務,一點都沒有錯,管他是哪個產業,都不該被汙名化。只能說,現在太多不讓消費者付錢的熟齡產品或服務,導致消費者有一種誤解,會覺得為什麼別人都不用錢,你居然要跟我們收錢!

健全使用者付費機制,不一定代表直接損益兩平

你或許對於要讓熟齡朋友付費,還是有心裡過不去的檻,因為你會覺得檯面上很多產品、服務都沒有跟他們收錢,那你憑什麼跟他們收錢呢?以熟齡朋友很常使用的Line為例子,若沒有買貼圖,一般的消費者等同是免費使用。但是,你要想想,這些消費者只是沒有實際掏錢出來,Line其實還是因為這些消費者而獲利,不論是直接打廣告,或是因為別的企業要花錢才能發訊息給這些消費者。

圖片來源:取自Line官方網站

 

若你能夠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付了錢,那麼沒有問題,但這樣的模式都存在著風險。就拿照片分享平台flickr為例,他們一開始是免費使用的,後來被Yahoo收購,還送每位用戶1TB的容量。但後來不堪虧損,又被賣給SmugMug,並且限縮使用權限。即便如此,付費用戶還是不足以讓flickr轉虧為盈,SmugMug的總裁還寫了一封信呼籲大家要付費,否則flick會無法繼續經營下去。

所以,讓消費者付錢是重要的,至於是不是把所有成本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麼就是另外需要討論的。畢竟檯面上靠自己營收損益兩平的企業,真的不多,要怎麼多元經營,並且締造額外的價值,就是企業主的智慧了。

期待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主願意支持使用者付費,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制,產業是不可能健全的,最後苦的還是消費者。為了造福現在以及未來的熟齡朋友,咬著牙苦撐是一條路,背負一個罵名也是一條路,我不知道你會怎麼選,我會選那條比較有可能永續的路!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希望心理學可以被用在大家的生活中,特別關心熟齡、育兒以及使用者相關的議題。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