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13
作者:周妮萱  

隨著對於失智症研究的發展日益蓬勃,除了後端的成因探討或藥物治療外,越來越多的研究朝向早期的致病因子和風險預防,促成了我們開始得知失智症的發生並非一夕之間,而是日益積累,甚至可以往前追溯至幾十年的生活習慣。
其中女性更年期與失智症間的關聯,特別是常見的阿茲海默氏症,也因此成為研究的重要一環。

研究女性腦部發展與阿茲海默氏症的神經科學家Lisa Mosconi,針對161位年齡在40歲到65歲,介於更年期前後的女性進行研究,發現女性更年期的腦部出現灰質及白質減少、腦部葡萄糖的消耗降低,而類澱粉蛋白堆積增加等現象。他認為女性更年期腦部的變化,雌激素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可忽視:「雌激素會促使神經元燃燒葡萄糖製造能量,同時雌激素也與神經細胞生長、神經可塑性和免疫力有重要關係」

既然更年期、雌激素、失智症三者的關聯越發明顯,倘若我們都能提早認識、關注,那麼這將成為給自己或心愛的女性們,重要的禮物。因此筆者整理AARP(美國退休者協會)提出的建議,同時融入自身的觀察研究,獻給即將或正走在更年期旅途的女性們:

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
耳熟能詳的地中海飲食一直是頗為通用的法則,包含多吃蔬菜水果、豆科植物,碳水化合物攝取以全穀類優先,同時採用橄欖油、堅果等健康油脂,少吃紅肉或加工肉等,都能減少與阿茲海默氏症可能具相關性的β類澱粉蛋白於腦中堆積。此外,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如亞麻籽、芝麻、杏桃、豆莢類也可以適度攝取。

保持定期且多元類型的運動
瑞典研究顯示,不同程度的運動也有可能影響失智症的發展,以女性做為研究對象,比起運動不足的女性,運動越充足的女性似乎較能為大腦帶來保護,降低失智風險。此外,運動也能降低停經後部分症狀如熱潮紅所帶來的不適。

學習掌控壓力程度
能讓自己成長的適度壓力並非壞事,然而千萬別讓壓力超乎你的掌控。相關研究也指出中年後,超載的壓力促使壓力賀爾蒙可體松濃度升高、加速腦部萎縮且可能造成記憶力的傷害,而這樣的情況女性又比男性來的更多。如果生活中免不了壓力,幸好也有研究提出冥想或瑜珈能減緩壓力、保護腦部,特別是關於口語記憶及空間視覺記憶的能力。

戒菸並避免過量飲酒
吸菸和飲酒一直以來都是預防失智症的指標項目。雖然也偶有聽聞又菸又酒卻依舊生龍活虎的案例,但更多研究仍揭示菸與酒是促成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氏症的高風險因子。

管理自身的健康條件
隨著社會飲食變化,高血壓、高膽固醇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然而邁向中年,更是要特別進行控制管理。研究也指出40歲有高血壓的女性,他們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起正常血壓的女性高出70%。因此控管日常的飲食運動整體習慣,是對自己的小細節、大幫助。

更年期的新旅程 學會陪伴自己和他人。圖片來源: Pexels

 

無論性別,步入中年都是個身心變化重要的轉接點,然而女性更年期因有雌激素帶來的相關影響,因此更需要密切留意。但請記得,如同老年不等於退化失智,更年期也不等於衰敗,更不必然成為失智症的風險族群,相反的,這是一段迎接新自我的旅程,作為女性或是如果您身邊有摯愛的女性親友,我們都可以學習如何更加認識自己、懂得照顧自己也能關照他人。

 

 周妮萱
 七分熟共同創辦人

創齡(Creative Ageing)推動者,長期家庭照顧者畢業。2016年創立【七分熟】創齡資訊行動平台,透過「創意高齡」與「服務設計」協助所有人打造自己的心智肌耐力。現為臺灣創齡推動發展協會創辦人並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所博士班。 

 

封面圖片介紹:女性更年期與失智症關聯之研究關注度與日俱增 (圖片來源:Pexel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