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時最滿意自己人際關係的人,在80歲時越健康、越感到幸福!」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Robert Waldinger透過長達75年的「幸福感」(Happiness)研究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 人與人的連結及互助,無關年齡。不同種族、不同身體狀態、不同信仰、不同人生旅程的人們,一起在同個社區生活,如何看見彼此的角色,打造融合的共生社區,將是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社會的重要關鍵解方。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角色,你準備好一起來透過日本及台灣經驗,一起找尋理想生活樣貌了嗎?
【活動介紹】
共生社區讓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與定位
日本在面對超高齡社會,從社區整體照顧(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發展延伸出了「地域共生社會」之概念,強調人們自助、互助、共助、公助的實踐。從個人、鄰里、社會資源、國家出發,期待建立共生、融合及人與人間的連結。
共生不是包容,也不是讓大家都變得相同,而是讓不同種族、不同身體狀態、不同信仰、不同人生旅程的人們,都可以在社區裡找到自己的角色、發揮自己的價值。
安居、樂業,需要你一起行動
台灣將2019年設定為地方創生元年,掀起了更新一波的討論,亦有共生社區的論述開始產生。兩個詞彙各自代表從不同切入點所看見的未來社區樣貌及元素,但卻也不約而同的指向「使每個人安居、樂業」的願景。
對於正在高齡服務產業的你,是否看見除了照顧之外更多生活支持與實踐的面向?對於正在進行地方創生計畫的你,是否也看見除了產業再造、移居回流外,當地人們的福祉及不同世代社區人們的真實需求?
【活動內容】
時間 | 議程 | 講者 |
18:30-19:00 | 報到、自由交流 | |
19:00-19:20 | 開場活動 | |
19:20-19:40 | 日本社區共生案例觀察:以佛子園及上勝町為例 1) 佛子園如何與在地社區需求串連,打造人人安心居住的多世代共生社區 2) 上勝町如何轉換社區既定印象,以共生為基礎帶動居民行動與產業創新的新思維 |
楊寧茵女士 |
19:40-20:00 | 社區共生實踐與台灣在地案例觀察 1) 社區共生與頂級世代(Premium Age)的新連結 2) 日本神社與台灣小鎮之共生實踐案例 |
林承毅先生 |
20:00-20:40 | 爐邊對談|如何跨域協力,打造未來社區的多元樣貌 | 楊寧茵女士、林承毅先生 |
20:40-21:00 | 現場Q&A及與會者分享 | |
21:00-21:10 | 銀享全球2020年度議題分享 | |
21:10-21:30 | 自由交流、離場 |
【票價資訊】
主辦單位
銀享全球
聯絡人
銀享全球王小姐(0906-170209|info@silverlinings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