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30
作者:凱特
2019即將來到尾聲,過去這一年,你的心感到自在充足嗎?這三百多天的日子,快樂不會全年無休來報到,總有些時刻,身心的困擾和難解正在經過自己,無論是源於工作職涯、社會氛圍、人情世故、親友同儕乃至於自身內心的無法安頓,當抑鬱悄然現身時,你的選擇是什麼?
參與文化藝術活動 「藝」起不憂鬱
普遍來說,許多人會先從吃安眠藥讓自己好睡開始(安眠藥的廣泛從身邊的熟年夥伴常會交換服用安眠藥情報可知一二),程度較重的則是開始服用不同類型的抗憂鬱藥,然而,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收到處方箋的那刻,不再是去藥局領藥,而是以「社會處方箋」之名,前往博物館、美術館、藝廊或劇院參與藝術活動或是去社區游泳池上游泳課並加入在地的俱樂部,不是為了休閒,而是要──治癒身心。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將憂鬱症列為21世紀開始,將引起失能及早逝的第二位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英國因為意識到憂鬱症人口比例日趨攀升,特別是在青少年和老年人兩大族群中更加明顯,因此於2018年於政府機關正式設立「寂寞事務大臣」(Minister for Loneliness)對應因社會疏離而生的憂鬱現象。
然而,其實早在先前,英國倫敦大學院教授Daisy Fancourt以十年的時間追蹤2000位50歲以上未罹患憂鬱症的民眾,調查「文化藝術活動參與度和憂鬱症發生率的關聯性」,發現數個月參加一次藝文活動者,憂鬱症的風險降低32%,每個月至少一次,患病風險更是能降低48%,亦即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與有助對抗因老化產生的憂鬱情緒參與頻率越高,就越不易憂鬱。
那麼,既然藝文活動的參與可以預防,是否能夠改善呢?
「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的出現
無論年齡,一出生,我們都有自己要面對的順境與逆境,憂鬱的來源千百種,然而在高齡人口之中,的確有更多比例是因人際關係網絡的流失、社會疏離程度加增所致,因此近年來以英國為首的「社會(社交)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逐漸受到重視。
社會處方箋的基本概念是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健康與否,應依據與其相關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做全面性討論」,也因此社會處方箋被認為是一種「全面性綜觀處理人們需求」的方式,有別於過往開立藥物的單向性,而是藉此同時能促進每個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
在英國可以開立處方箋者不限於醫師,還包含護理師和專業照顧者,同時社會處方箋也已正式成為英國國民保健署的長期計畫項目之一;處方箋開立者會依據判斷,選擇特定活動並且有目標、計畫性地開立處方箋,而持有處方箋者可以依據開立的項目參與文化、藝術、運動等兼具建立社交關係等活動。許多證明陸續指出社會處方箋不僅能改善提升使用者的健康和福祉,更能減低醫療成本與負擔。
回到臺灣,讓人欣喜的是,我們起步得並不晚:社會處方箋的實際落實目前最著名的是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與臺灣博物館合作於今年(2019)推出的「失智症友善博物館處方箋」,而中心主任劉建良醫師也正陸續和國家交響樂團進行「音樂處方箋」以及相關運動處方箋的規劃。
接下來,社會處方箋能否在臺灣更全面性的產生影響,甚至如同英國納入健保體系中,從政策、產業到民眾,跨領域的開放包容、推廣上的積極務實將是關鍵的行動,或許在這過程中我們不僅能促成醫療產業、藝文產業或其他生活產業的市場開拓,更能在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路上,為長照醫療財政困境開闢一條意想不到的全新路徑。更進一步地說,社會處方箋的推動之路,正是為了我們自己。
周妮萱/凱特
七分熟共同創辦人/安可人生創意行銷經理
跨足法律、影像教育、服務設計到創意高齡,相信跨領域的能量能連結所有對的事,期望透過「創意高齡」與「服務設計」協助所有人打造自我的心智肌耐力,用專屬的「創齡原力」與未來的自己相遇!